学校新闻
【媒体聚焦】北川:通航产业园助力经济腾飞如画风景绣“大美羌城”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19.07.23
绵阳政前方6月14日
6月13日,在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下,来自中央、省、市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记者来到绵阳市北川县开展“媒体走基层”活动,体验“大羌美城”的如画美景,感受航空科技城项目的发展。
记者来到本次北川之行的第一站——北川通航产业园,在现场记者看到,泛美航空科技城项目一期的航空飞行学院所有建筑主体已全部封顶,各楼栋正进行装饰装修施工,建筑楼栋外架基本拆除,室外总坪已启动施工,学院期建设基本完成。根据投资合同,后期还将建设航空飞行学院第二教学大楼,通航小镇、创客公园、飞行俱乐部、飞行员模拟训练中心、航空博物馆、通航硏究所以及航空制造基地,预计投资40亿。项目建成后,年缴税收不低于5亿元,新增城市人口近3万人,提供就业位6000余个。
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园区总体规划15平方公里,产业发展突出“一体两翼”,即以通用机场为主体,通航研发制造、通航运营培训两翼齐飞。按照A1类通用机场进行规划设计,配套规划建设长1000米、宽30米的机场跑道。
目前,园区引进了通航企业14家,累计签约金额超过90亿元,以通航研发、制造、运营、培训、旅游全产业链条为支撑的通航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。
沿着蜿蜒的山路,穿梭在翠绿的竹海中记者们走进擂鼓镇楠竹村的羌王竹海,纷纷感在成片的竹林里,还坐落着由竹子搭建的屋子,是村里的农家乐,据了解,全村共开办农家接待13户,其中接待规模较大的有5户,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,旅游产业收入达150余万。
楠竹村每年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,人均收入红利达14.88元。“这些竹子都是才长出来的,颜色翠绿,竹子生长的快,一年就能长10多米。”羌王竹业的企业顾问李云清向记者介绍,企业主要负责楠竹工艺品的生产、销售。“我们的竹子最大的特色就是保青,普通的竹子砍下来没多久就发黄发黑,但是我们的竹子经过初加工、清洗、保青工艺等工序后能在室外保青3-5年,室内则长达5-10年。”据了解,羌王竹业的产品现在已经出口到黎巴嫩和日本。
北川以其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、优美的自然风光、宜人的气候条件、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浓郁的羌族风情闻名。而依托着这些独特的地理资源,北川县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第三产业:用地面积约为700亩,拟投资5.3亿元,北川飞鸿草上运动旅游综合体,将打造成以滑草为主题的大型户外休闲运动中心;猫儿石村也将打造成为集垂钓、游玩、康养、特色房车住宿等为一体的318景区。
建成后不仅能解决周边群众就业问题,还能促进北川全域旅游示范县的建设,有利于进步提升北川知名度和旅游产业影响力去年,北川县正式“脱贫”,各项产业建设热火朝天,人民群众也过上了惬意的生活。
记者团来到北川羌族自治县安昌镇高安村,成片的农田里,荷叶苍翠欲滴,几座凉亨和观光走廊格外显眼。
据了解,高安村建成蚕桑基地384.5亩莲藕种植基地149.5亩、藕虾共生种养基地142亩、桃园基地260亩、红脆李基地480亩,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53元,集体经济收入5.938万元。垂钓、亲子活动等乡村休闲旅游体系现已初步形成。
收入提高了,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,在高安村村民陈建明家门口,记者看到二层的“小洋房”宽敞整洁,门口还张贴着“村规民约”和“家还有一张“十星户”荣誉证明。“我觉得我们比城里人还过些,我们现
在就在家门口干活,而且还有退休金,吃完饭还可以出去。散步。”陈建民一边邀请记者在家里参观,一边介绍,现在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,700元一亩。他和媳妇就在家门口的基地打工,一人一天能挣60元。
如今的北川不仅摘掉了“贫困县”的帽子,更是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彰显出强大的后劲。以通航产业为引领,紧扣“全域旅游”主线,大力振兴乡村经济,北川正厚积薄发,一副“大美羌城”的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相关信息
- 媒体聚焦:为热爱加冕,让莘莘学子尽展芳华,绵飞五四礼仪时装秀盛大开幕 2023.05.13
- 聚焦绵飞春假七天,各大媒体多平台齐刷屏! 2023.03.29
- 媒体聚焦:学生驾直升飞机从天而降做代表发言,绵飞院附属中专绵飞校开学云典礼“帅飞了”! 2022.09.21
- 媒体聚焦:绵飞2022“ 致敬五四·跃动青春”系列活动 2022.05.09
- 媒体聚焦:一所有羌调的民航学校 2022.01.07